• 首頁 > 校園動態 > 家長課堂 > 

    “爸爸媽媽,你們為什么要去上班?”你的回答影

    2019-01-21 09:57:23

      今天早上出門上班時,女兒已經醒了。

      聽到我開門的聲音,她立刻從床上跳起來,一邊哭一邊喊:“媽媽,媽媽。”

      我又煩躁又揪心,她已經抱住我的大腿淚眼婆娑的問:“媽媽,你不要上班好嗎?”

      我擔心遲到,心煩意亂,就惡狠狠地說:“當然不行了,不上班我怎么給你買衣服買玩具買好吃的?”

      聽了我的回答,女兒不情愿地松開小手,把我送入電梯。

      等到冷靜下來我才意識到,自己剛才的回答是多么的愚蠢。

      “爸爸媽媽,你們為什么要去上班?”這句話和“我是怎么生下來的?”一樣,是每個小孩都好奇的問題。

      這些問題正體現了孩子對于世界的思考,代表他們世界觀的初步形成。而我們的回答,也許就會決定孩子未來的格局。

      第一層回答:“媽媽上班是為了賺錢買大房子呀。”

      “工作=賺錢”是很多爸爸媽媽深信不疑的真理,而我們也不自覺地將這個真理傳遞給下一代。

      沒錯,我承認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錢。有了錢,才能讓我們擁有美好生活的物質保障,才能讓我們在發生危急時不至于陷于窘境。

      曾經看過互聯網大佬李治軍寫給自己的女兒的一首詩,其中有這么兩句:

      我從不跟你說我上班是為了賺錢,因為我害怕你會覺得錢比你重要。

      金錢很重要,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更重要。

      心理學家麥基說:我們看到的世界,只是我們選擇看到的。

      可愛的孩子,他們眼里應該有著七彩斑斕的世界,而不是染上金錢的銅臭,被閃閃金光蒙蔽了眼睛。

      第一層家長將工作與賺錢畫上等號,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認為金錢就是生活的一切意義,與更為廣闊的天地擦身而過。

      第二層回答:“媽媽從小一個夢想是當設計師,媽媽上班就是為了實現夢想啊。”

      聰明的媽媽不會讓金錢束縛孩子的想象,反而會用夢想為孩子插上一對翅膀。

      小于的兒子就問過她:“媽媽,你為什么要上班啊?”

      小于想了想說:“那么,寶貝你為什么要上幼兒園呢?”

      兒子回答:“因為幼兒園里有好多好朋友,好多好吃的,我還可以學兒歌。”

      小于笑著說:“媽媽去上班,也是因為可以見到很多有見識的人,可以學到新東西呀。”

      兒子哦了一聲。

      小于繼續說:

      寶貝,我記得你跟我說過,以后相當飛行員,這個就是你的夢想。媽媽也有夢想,媽媽想做一個最棒的設計師,媽媽去上班就是去實現夢想啦。

      上班是一件快樂的事還是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,孩子看的比我們清楚。

      當我們一臉無奈地離開家門的時候,孩子也一定在疑惑:媽媽你那么不開心,為什么不在家里陪我呢?

      有時,我們回答孩子的除了語言,還有情緒。

      王潮歌是出了名的工作狂,被業界稱為“鐵娘子”。

      她在產后十天就復出工作,在零下十幾度的室外工作長達十幾個小時從不叫苦叫累,連續一個月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。

      我很好奇,這樣一個工作狂人,作為她的女兒是否倍感孤單呢?

      終于,在一個節目里,我看到了王潮歌女兒的視頻。在視頻中她這樣說道:

      媽媽,您在別人眼中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藝術家。在爸爸眼里,您是一位稱職的妻子。在姥姥姥爺的眼中,您是一位孝順的女兒。在我眼里,你永遠都是一位合格的好媽媽。

      王潮歌一生都在追逐著夢想,對于工作也傾注了大量的熱情,她曾講過:

      我對自己負責任,就是對父母、對孩子、對丈夫、對社會、對所有人負責任。

      如果我把自己弄沒了,每天只會嘮叨孩子該怎么吃、怎么穿,甚至抱怨自己為家庭犧牲了一切,這是我不要的。

      “追逐夢想”的母親并不會就此失去孩子的親昵,相反,這樣的母親,反而是一個榜樣,一種前進的力量。

      前段時間,《幻樂之城》里王菲和竇靖童的同臺令人感動。

      竇靖童,這個一直被稱為“王菲女兒”的孩子,14歲組建樂隊;15歲發布原創歌曲;18歲參加音樂節;21歲開演唱會。

      如今,她身上的標簽已從“王菲女兒”華麗蛻變,成為創作型歌手——“巨星竇靖童”。

      而她的母親王菲,21歲時,也才剛剛出道。

      王菲對夢想的堅持從小便感染著竇靖童,她不但理解母親的夢想,更能超越夢想,成為全新的自己。

      第二層家長會讓孩子“追逐夢想”,這樣長大的孩子會知道:生活不僅僅有眼前的茍且,還有詩和遠方。

      第三層回答:“媽媽上班是有好多人需要媽媽的幫助呀。”

      孩子有斗志,有夢想,但最重要的一點是,他們還要有愛。

      我曾在一本書里讀到過一位清潔工媽媽的故事。

      城市清潔工,收入低,地位低,工作強度卻很大。早上四點半出門,傍晚才能回家。

      這位媽媽有一個四歲的兒子,不想要媽媽這么早出門,于是問媽媽:“媽媽,你為什么要那么早出門工作啊?”

      媽媽回答說:

      你是不是每天上幼兒園都要走過那條馬路?如果馬路很臟,都是垃圾,你會開心嗎?

      孩子搖搖頭。

      媽媽繼續說:

      所以啊,媽媽要早一點出門,把馬路清掃干凈。這樣,每個人都能開開心心地走在路上了。

      孩子聽了,恍然大悟,用稚嫩地聲音說:“媽媽,你好偉大。”

      其實,窮人和富人之間不僅僅是金錢上的差距,思維上的差距影響更為深遠。

      清潔工媽媽雖然窮苦,但卻是能夠跳出一己私利,用利他思維對待身邊的人事物。

      而能夠用利他思維思考問題的孩子,也許眼下生活困窘,但他們有良知,懂感恩,未來一定會充滿光明。

      最近在朋友圈大火的泰國公益短片“不懂感恩的孩子,再優秀也沒用”中,教師芭作為了照顧有癡呆癥的母親,每天都會將母親帶到學校。

      可這卻分散了孩子們的注意力,家長們都頗有微詞。

      校長找到他,希望他能夠讓母親在家里接受專人照料,以便專心上課。但芭作拒絕了。

      正在他們談話的間隙,母親走失了。而芭作所有的學生自發組織起一支隊伍,去尋找這位年邁的老婦人。

      原來,芭作的行為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到了學生,他們學會了感恩,學會了幫助,更學會了愛。

      特蕾莎修女曾說:

      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饑餓、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;然而最大的貧窮卻是不被需要、沒有愛和不被關心。

      教會孩子計算利益,教會孩子放飛夢想,但千萬別忘了一個前提——教會他如何去愛別人。

      懂得愛的孩子,對生活有熱忱,對困難有勇氣,對弱者有關懷。

      他們一定會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。

      父母的開局,決定孩子的格局

      當孩子再問“爸爸媽媽為什么要上班”的時候,他究竟在問什么?

      是在責怪你為什么不在家陪他,這關乎愛。

      是在好奇你為什么每天出去打拼,這關乎夢想。

      是在疑問你為什么都要那么早出門,這關乎責任。

      愛、夢想與責任遠比單單一個回答重要,但很多父母一開局就輸了。

      我們急于給出一個連我們自己都不信服的答案,趕忙匆匆離去,留下一個一頭霧水的孩子,在慢慢咀嚼你的回答。

      想起早上對女兒的不耐煩,作為媽媽的我心中愧意頓生。

      我的憤怒讓你害怕了嗎?我的敷衍讓你失望了嗎?我的疲憊讓你對工作這件事反感了嗎?

      父母的開局,決定孩子的格局。

      今晚,我一定陪在你身邊,為你細細訴說我在工作里的開心事,讓你知道,媽媽的工作是多么偉大。

    亚洲AV无码秘 一区二区三区3,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,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,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,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